安踏老板是谁【丁和木的隐忍与爆发为运动鞋行业打下基础】
福建泉州,一个出富翁的地方
在福建泉州的晋江,一个仅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却有企业近万家,而资产过亿的企业就有一百多家,像人们熟知的七匹狼、安踏、劲霸、恒安、九牧王等国内知名品牌都出自这里。
都说晋江的企业老板很低调,那些隐形富豪们很难被福布斯富豪榜探知家底,但人们也说,在晋江,最富有的企业那就是宝龙集团、恒安集团和安踏集团。
一提到安踏,估计没有人不知道的,提到它的创始人,都觉得是丁世忠。其实那已经是第二代的创始人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吃不起饭、读不起书的、一心想摆脱贫穷的第一代创始人,丁世忠他爹——丁和木。
丁和木专注”烧一壶水“——脱贫
丁和木,小时候务过农、当过兵、做过小生意,40多岁才开始创业,从经营一家制鞋厂起步,现如今,安踏已成为全球第3家市值超过2000亿港币的企业。
丁和木,1937年,那是个战火连天的动荡年代,他出生在晋江陈埭岸兜的一家农户,家里5个孩子,他是唯一的男孩,丁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的出生一为传宗接代,二为光耀门楣。
虽然家里很穷,却全力供他读书,他也因此成为当年陈埭岸兜考上晋江一中的9个学生之一。
晋江一中
但丁和木并没有走读书、拿铁饭碗这条道路,由于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中学没毕业他就辍学了,开始帮助父亲养家糊口。
20世纪50年代是不可能自己做生意的,还好地处沿海地区,可以靠海吃海,每当潮落后,海滩上布满了海蛏,丁和木就凌晨三四点去赶海,捡些蛏苗拿到泉州去卖。
就这样生活持续到了丁和木19岁,新中国刚成立,恰好有机会,他参军入伍了。
在军队的日子规律,艰苦,这锻炼了丁和木的身体,更锻炼了他的意志。
部队转业后,丁和木回到了家乡。
80年代晋江
1979年,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晋江,看着乡亲们开始集资兴办家庭作坊式企业,丁和木也坐不住了,他要趁着改革的浪潮奋斗一把,通过这难得的机会去闯一闯,希望能改变整个家庭贫困的生活。
当兵时养成的雷厉风行习惯让他说干就干,丁和木就变卖了家中的稻谷、牲畜等一切可以换成现金的东西,还不够就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也就凑了五六万元,这就是他当年全部的启动资金,然后与堂亲一起合办了制鞋厂。
晋江是侨乡,有很多海外关系,丁和木与当地其他制鞋企业一样,生产海外订单、进行来料加工,而没有自己的品牌,这样一做就是10年。
父子合力,其力断金
创自己品牌、成千亿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晋江的制鞋厂已经发展到了3000多家,市场毕竟是有限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能拿到的订单越来越少,利润也越来越薄,如何跨越这个难题呢?
80年代晋江的一个鞋厂
转型,不太现实,打造自己的品牌也许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而此时,去北京闯荡了几年的儿子丁世忠也回到了晋江,他与父亲装着同样的梦想,打造属于晋江的鞋业品牌。
1991年,丁和木与儿子一起创立了安踏制鞋厂,并注册了商标。
为什么要用“安踏”这两个字,因为他们以“安心创业、脚踏实地”为经营理念,丁和木深知,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品牌的创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渐进、稳健的发展过程,所以他想让安踏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安踏的“挫折”与“辉煌”
安踏成立之初,仍旧接海外订单,但不同于其他鞋厂的是,他们一边做代加工,一边开专卖店打通销售渠道。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到全球,海外订单大量减少,导致晋江的鞋厂倒闭了一大半,而安踏经过几年在国内的布局,已经开了2000多家专卖店,因此受影响很小。
随后,请孔令辉代言、在央视做广告,迅速提高了安踏的知名度,其销售收入从1999年2亿元增长到2006年12.6亿元,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
2012年时,体育用品市场整体处于低迷状态,安踏也难逃其中,丁世忠用几个月时间跑遍了国内几百个城市,最后决定改革,安踏向零售为主的销售模式转型。
2014年上半年,改革的成效显现出来,安踏超越李宁,坐上了中国体育用品的头把交椅
2015年安踏销售额超百亿,成为中国首个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体育用品企业
2017年,安踏港股市值超千亿港元,在世界体育用品行业排名第三位。
在安踏的成长、腾飞过程中,丁世忠一直与父亲丁和木并肩作战,儿子的战略思维、营销策略和企业管理能力已经能够担当重任,丁和木年龄大了,可以放心地将企业交于儿子,自己则开启晚年生活。
晚年生活不单调,为村子60岁老人发生活补贴
丁和木早已退休,将企业交给儿女打理,80多岁的老人保持着清瘦的身材,他每天坚持走10000步,早饭后去打乒乓球,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并且热心慈善事业。
尽管是亿万富豪,但丁和木的日常生活极其简单,每天的饮食只要有白粥、蔬菜、鱼汤就行了。
他说,能满足吃住行的基本需求就可以了,希望自己力所能及地多从事慈善活动,除此之外,他还有3个爱好,那就是走路、打乒乓球和练字。
在满足自己爱好的同时,丁和木还不忘家乡人民和社会公益事业,从2008年起,他为老家60岁以上的村民每月发放300元生活补贴,一年累计200多万元;重阳、春节等重大节日里,丁和木先生还亲自为村里的贫困老人送上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