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财都网
主页>财经快讯>巴宝莉事件【“宁波女子辱骂滴滴司机”事件反转!专家:这是典型的网络暴力】

巴宝莉事件【“宁波女子辱骂滴滴司机”事件反转!专家:这是典型的网络暴力】

财都网2024-10-28 23:10:37财都小生

来源:中国之声

日前,一则“宁波女子辱骂滴滴司机”的视频出现在网络上。视频中,一名年轻女子情绪激动,不断对滴滴司机进行辱骂,称这名司机是“低级的人”“只配开滴滴”。

一些网络平台对视频做了剪辑,冠以一些吸引眼球的标题继续传播,比如“宁波富家女辱骂滴滴司机:你生来就是当牛做马的”等等。不少网友纷纷指责骂人的女子“没有素质”,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不过,就在对女子的指责和谩骂充斥网络之时,事件突然出现了反转,这名滴滴司机突然发声,说是自己有错在先,呼吁网友放过女乘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子不断辱骂司机

并向网约车公司投诉

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女子跟网约车司机的纠纷发生在1月8号,地点在宁波嘉汇国贸大厦附近。这段视频中显示,女子对司机不断辱骂,又向网约车公司投诉,接着又报警求助。这名司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质问女子“是不是瞧不起滴滴司机,瞧不起外地人”。

网约车司机:“这是作为一个宁波人才有的素质吗?”

女乘客:“你这种低级的人,我就是要骂你。对你这种开滴滴的,我就是要辱骂你,怎么样?就是诅咒你,辱骂你。”

网约车司机:“你瞧不起外地人,瞧不起滴滴是吧?”

女乘客:“我就是瞧不起你,我就是坐你的车,但我就是瞧不起你怎么样?我就是穿香奈儿、背巴宝莉,你就是背不起、穿不起。”

巴宝莉事件【“宁波女子辱骂滴滴司机”事件反转!专家:这是典型的网络暴力】(图1)

随后,该女子打电话报了警。

女乘客:“我让他开到目的地他不给我开,然后在车上辱骂我,故意刹车刹很重,我的脸已经被撞到了。”

巴宝莉事件【“宁波女子辱骂滴滴司机”事件反转!专家:这是典型的网络暴力】(图2)

从女子这段描述来看,在她情绪激动地辱骂滴滴司机之前,二人应该已经发生了冲突。

滴滴司机自拍视频

自称有错在先

就在昨天(1月12日),宁波当地一个论坛里又出现了一个帖子,其中包含了一个自称是涉事滴滴司机的男子自拍的视频,和一份手写的“个人澄清证明”,落款日期显示是1月10日。在这段长4分50秒的视频中,这名男子回顾了事件的经过,称自己有错在先。

网约车司机:“刚开始是因为没有电话联系乘客,自己迟到了15分钟,让乘客在寒风中苦苦等待。后来快到终点时没有送乘客到目的地,让乘客就近下车,让乘客情绪有点激动。”

男子承认自己有言语辱骂女乘客、故意急刹车导致女乘客脸部撞到了座椅靠背上等情况。同时,在偷录视频的过程中,他还故意诱导女子说出辱骂的话。

网约车司机:“那时乘客的情绪已经彻底被我激化了,而我根据对方的言语做出一个诱导行为,让对方说出那些难听的话,因为前半段所发生的事没有拍下来,只拍了后半部分。”

女乘客报警后,民警到现场进行了调解,双方也同意和解。但这名司机仍有些气不过,就把偷拍的视频发到了一个滴滴司机微信群里。这名司机同时表示,后来扩散到网络上的视频,是有人经过剪辑恶意传播的。在视频的最后,他再次诚恳道歉,并替女乘客“求情”,呼吁停止网络暴力。

网约车司机:“完全是一个断章取义的行为,对女乘客造成了肖像权、隐私权等多项损害,本人难辞其咎,恳请大家口下留情。不能说因为我的一个过错,害了人家女孩子。”

昨天,记者也向出警处理这起纠纷的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区分局的知情人员核实了情况,证实上述纠纷真实存在。

公安人员:“女乘客跟司机起了争执,双方都有辱骂。民警说回到派出所做个笔录,调解一下。网约车司机同意去,女乘客说有事不去。民警就在现场把情况问了一下。两个人都觉得没太多诉求,当场就同意和解了。”

专家:几方错误行为

共同制造网络暴力

昨晚,滴滴出行浙江区域公关部一位叫管吴澄的负责人回应说,网传的这名滴滴司机实际上属于第三方平台蓝色大道,目前蓝色大道方面正在和女乘客进行积极沟通。记者追问滴滴公司跟蓝色大道是什么关系,滴滴公司是否有权对这名司机做出处理,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滴滴方面没有回复。

致力于舆情大数据研究的中青万里新媒体研究院执行院长程艳林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

程艳林:“网约车司机服务不到位,是有错在先的。司机把女乘客的视频发到群里,导致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已经涉嫌违法;部分网民谩骂女乘客因为对服务不满意对网约车司机恶语相向,也不应该。”

程艳林说,正是几方的错误行为,共同制造了这起网络暴力事件。

程艳林:“这起事件的舆情数据已经达3万多条,80%以上都是在责骂女乘客,有些网民的言行非常过激。”

程艳林认为,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会把事情更加复杂化、扩大化。网络暴力事件一旦发生就很难彻底消除。

程艳林:“希望这个司机的声明能够在互联网中被更多地人去传播,能够对这个事件做正面的引导;另一个途径,向一些媒体平台进行投诉和澄清,要求自媒体平台删除一下不实的、违法的信息。”

程艳林同时建议,遭遇网络暴力事件,要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